北京国粹传承志愿者协会曲艺分会于9月20日下午在宣武区文化馆举办了第二场会员展演,专业演员和曲艺票友汇聚一堂,阵容虽和首演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是“公益”性质。在演出开始前,协会负责人谢岩登台亮相,在发言中向观众保证,北京国粹传承志愿者协会将一直保持公益性质,为广大戏曲曲艺爱好者服务。
.jpg)
当天的演出由北京京剧、八角鼓青年票友顾伯岳拉开序幕。虽是开场节目,但水平相当了得,他演唱的谢派单弦名段《高老庄》头本,我曾多次在票房中听过,但这次搬到舞台上表演,少了些许台下的自由,多了几分舞台的魅力,令我惊喜。这也说明八角鼓艺术让演员有着极大的表现空间,也体现了当今曲坛青年票友的不俗实力。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顾伯岳在节目中穿插的一段京剧唱腔,尤显此君广览博收的艺术功底。现场观众对他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希望能在下次演出中看到他演唱的二本《高老庄》。
.jpg)
这台演出的曲种和流派比较齐整。单弦、京东、梅花、连珠快书,尤其是京韵大鼓,刘、白、骆三派都有展现。《剑阁闻铃》是骆派的代表唱段,票友何冬梅女士的演唱颇得骆派京韵“以声传情、刚柔并济”的精髓。出身曲艺世家的张雅君女士在演出中以一段梅花大鼓《宝玉探病》得到热烈欢迎。

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董湘昆先生得意高徒、廊坊曲协主席崔继昌先生也专程赶来助兴,一段《武家坡》表演挥洒自如、唱腔韵味纯正,返场小段《大实话》更是诙谐幽默,掀起了当天演出的一个小高潮。
.jpg)
青年票友付蔷自幼学习白派京韵大鼓,是当今北京白派京韵大鼓演员中的佼佼者,颇得观众认可和欢迎。付蔷这次演唱的是已故京韵大鼓名家赵学义先生改编版本的《宝玉娶亲》,里边新创了一段有别于传统的曲调,付蔷在表演中有人物有故事,声音、表情、身段俱佳,体现出了专业水准。
.jpg)
北京国粹传承志愿者协会是由青年人发起创立的,会员也以青年为主,但如果只是一群有热情的青年也很难支撑戏曲曲艺这样厚重的传统艺术,所以一些老艺术家、票界名宿的大力支持甚至躬身参与对协会来说至关重要。在这场演出中,京韵大家孙书筠先生的高徒、刘派京韵大鼓名票胡全琛女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珠快书项目传承人章学楷先生亲自登台,分别演唱了《赵云截江》和《挑滑车》两个曲目,反响非常热烈。
.jpg)
演出以北京曲艺团的国家一级演员王玉兰女士的一段京韵大鼓《英台哭坟》作为大轴,这也体现了专业领域及著名演员对志愿者协会的支持与鼓励。《英台哭坟》是良小楼先生的代表曲目,王玉兰女士得良小楼先生亲传,演唱此段既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于传统刘派京韵大鼓的独特风格,又对良小楼先生产生了些许思念。
.jpg)
同时一些曲艺活动家和曲艺爱好者,比如刘焕荣先生等,也为演出操心受累甚至着急上火,共同促成了演出的成功、协会的发展乃至戏曲曲艺事业的繁荣。
最后,我想代表北京国粹传承志愿者协会发出呼吁,希望广大的戏曲曲艺爱好者都来支持我们的所爱,爱护我们的协会,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的——为了我们的国粹能够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协会还很年轻,需要广大爱好者的帮助,更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我们能集大家之力,把我们的国粹艺术发扬光大,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